绿色电力证书与绿色电力消费证明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买方是否直接使用了绿电。获得绿色电力消费证明的买家从能源消耗的源头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绿色电力证书买家则相当于购买了范围二(外购电力)温室气体的排放抵消工具,在购入绿色电力证书的同时仍可以使用传统的化石燃料产生的电力。
阅读更多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等消费绿色电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外向型企业较多、经济承受能力较强的地区逐步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阅读更多到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将增加62%,这将带来13.3万亿美元新增电力投资,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占比将高达77%,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将引领未来30年的可再生能源投资。
阅读更多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充分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边际成本将趋向于零,未来可能像今天通过互联网近乎免费地生产和消费信息一样,借助能源互联网近乎免费地生产和消费能源。
阅读更多近年来,燃气内燃机技术不断发展,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适应越来越严格的气体发动机排放法规要求。主要的技术路线有两种:稀薄燃烧和富氧燃烧。
阅读更多在未来几十年里,光伏、风电以及电池成本下降对电力结构的影响可能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到2050年,两种电源的发电量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约50%。
阅读更多未来的能源形态,一定是混合型的能源形态,供应端的波动性与需求端的灵活性之间的调节需要系统化的配合,除发展智能电网外,分布式能源、储能以及可再生、易储存的氢能会是未来能源形态上解决能源问题的主力。
阅读更多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并网型微电网通常与外部电网联网运行,且具备并离网切换与独立运行能力。
阅读更多根据BP公司公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 版及《BP2035能源展望》相关数据的显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强劲的能源需求推动了是全球能源增长最大因素。随着中国经济向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转变,中国的能源需求及结构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阅读更多智能微网技术(Micro Smart Grid EUREF)助力柏林欧雷夫园区(EUREF Campus)成为德国第一个实现2050年气候愿景的工业园区。
阅读更多